今年的兩會,郭淑芹代表還帶來一份呼籲患者接納的意見:少用抗生素。
郭淑芹代表說,中國已成為世界上使用抗生素最多的國家,也是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之一。據統計資料顯示,中國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為56%,其中最高者接近99%;而國外的平均數字為30%。國內聽憑廣告隨意購藥、無處方用藥、無指徵用藥、頻繁更換抗生素、療程過長等濫用抗生素的情況普遍存在。
尤其是不斷推出的新型廣譜抗生素,其結果是患者在遭遇了“高藥費”之後,還產生了“高耐藥性”。耐藥性越強,意味著感染率和死亡率越高。也就是說,如果你感染上耐藥菌,病死的幾率就增大了,很有可能“無藥可治”。抗生素的濫用在中國養殖業形成惡性循環,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非常嚴重。長期食用“有抗食品”,消費者的耐藥性也會不知不覺增強,等於在人體內埋下一顆“隱形炸彈”,一旦患病,很可能無藥可治。
抗生素被大面積濫用,很重要一個原因在於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買到這種特殊藥品。換句話來說,要遏制這種“亂象”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藥品管理著手,這是完全可行,也是非常有必要的。在這個方面,應該向一些發達國家學習,那就是從源頭上進行嚴格管理。如在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,抗生素很難買到。政府有嚴格的管理法規,一旦有經營機構違法亂賣抗生素,就要受到包括停止經營資質在內的一系列嚴厲懲罰。
郭淑芹代表說,常有家長因孩子發燒到醫院救治,明確要求醫生用最好的藥,趕快退燒。但事實上,一般的感冒發燒,註意休息,多喝水,適當用一些感冒藥一周左右即可自然痊愈。因此,她建議人大立法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,提出明確的用藥指徵,規範抗生素的應用管理。
臨床使用抗生素遵守就低不就高制度。患者在必須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,制度上通常不允許執業醫師直接運用最高端的抗生素類藥物,而是首先使用毒副作用較低的低端抗生素類藥物。
抗生素預防感染性使用的控制制度。抗生素雖是藥物預防感染的基本路徑,應通過強化醫療行為過程控制,減少醫療感染機會,嚴格控制交叉感染減少預防性抗生素使用。
加強宣傳,普及對抗生素的認識,讓抗生素從家庭藥箱中清出,需要使用到醫院,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。
(原標題:源頭管理,患者少用抗生素)
- Apr 30 Wed 2014 20:50
源頭管理,患者少用抗生素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